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期刊导读 >

基于BiGRU深度神经网络的心肌梗死检测

来源:心电图杂志(电子版)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0-08-01 18:40

【作者】:网站采编

【关键词】:

【摘要】0引 言 心肌梗死(MI)[1]指营养心肌的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变化,管腔内壁上沉积的胆固醇斑块脱落形成血栓,堵塞了某支冠状动脉,使某部分心肌长时间得不到血供,便发生了心肌缺血、

0引 言

心肌梗死(MI)[1]指营养心肌的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变化,管腔内壁上沉积的胆固醇斑块脱落形成血栓,堵塞了某支冠状动脉,使某部分心肌长时间得不到血供,便发生了心肌缺血、损伤甚至坏死,心肌梗死具有极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。图1是一个典型的心肌梗死心拍波形。

图1 典型心肌梗死心拍波形

在MI发作期间患者可能经历许多严重症状,例如意识丧失、胸痛和呼吸短促。然而,许多患者仅出现轻微症状或根本没有症状,这通常被描述为无症状(也称作沉默)心脏病发作。基于手工提取心电信号特征,国内外研究者提出了各种针对心梗的自动分类算法,辅助医生快速做出临床诊断。心梗自动分类整体工作流程包括如下五个部分:(1) 心电信号采集;(2) 利用滤波或小波变换等方法进行去噪预处理;(3) 分割成心拍;(4) 心电特征提取与选择;(5) 心梗类型的自动分类识别。工作流程图如图2所示。

图2 心梗自动分类流程图

传统的手工提取特征的方法首先确定R波峰,然后用类似的方法定位Q波起点、S波终点、P波和T波的峰值点、起点和终点,最后获得几个幅值和间期特征。这些特征是根据医生的诊断规则提取的,它存在一个缺点,虽然QRS波群检测算法的准确度很高,但是R波的检测依然存在误差,由于其他特征值都是基于R波的位置而提取到的,所以其他特征值的提取会产生累积误差。与传统识别方法相比,深度学习[2]的优势在于它能够从海量数据中自动学习,并得到有效的特征表示。深度学习极大地推动了图像识别[3]、计算机视觉[4]、语音识别[5]等领域的研究进展,并在医学领域[6-7]得到应用。

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BiGRU和多导联ECG信号的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算法,用于心梗检测,可行性高、识别率高,具有可扩展性。

1相关工作

针对心肌梗死的计算机自动分析诊断,研究者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分类识别方法。Sopic等[8]采用随机森林分层分类方法,实现了心肌梗死的检测,为了应用于实时分析系统,逐层增加特征数量,以减少分类所需要的时间。Sharma等[9]设计了一种双波段最优双正交小波滤波器组对ECG信号进行预处理,然后采用K-近邻(K-Nearest Neighbor,KNN)方法,只利用单导联数据就实现了心梗检测。Dohare等[10]对提取的多维特征首先采用主成份分析(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,PCA)方法降维,然后用基于径向基函数(Radial Basis Function,RBF)的SVM方法,实现了心梗的检测。

Chang等[11]首先使用隐马尔科夫模型(Hidden Markov Model,HMM)从V1~V4胸导联信号中提取特征,然后采用SVM和高斯混合模型(Gaussian Mixture Model,GMM)实现了心梗的检测。Seenivasagam等[12]采用前馈神经网络(Feed-Forward Neural Network,FFNN)和SVM实现了心梗的检测。Lui等[13]使用PTB 上标准I导联的数据,采用卷积递归神经网络实现了心梗的检测。Acharya等[14]使用标准II导联的心电数据,采用卷积神经网络(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,CNN)方法实现了心梗的检测。Reasat等[15]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方法,仅仅使用三个导联的ECG数据,就实现了心肌梗死的检测。Wu等[16]基于小波分解,采用多尺度深度特征学习方法实现了心梗的检测。

2实验数据

本文使用PTB心电诊断数据库,总共采集了549条记录。290名受试者包括有心肌梗死、心肌肥大、心率衰竭、房室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和健康对照者,其中男性209名(平均年龄为 55.5岁),女性81名(平均年龄为61.6岁)。每条记录大约2分钟,包括15个同步测量的信号:传统的12导联以及3个Frank导联心电信号。PTB诊断类别及受试者人数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。

表1 PTB诊断类别及受试者人数统计表诊断类别受试者人数Myocardial infarction148Cardiomyopathy/Heart failure18Bundle branch block15Dysrhythmia14Myocardial hypertrophy7Valvular heart disease6Myocarditis4Miscellaneous4Healthy controls52

3数据预处理

ECG信号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重要依据,但由于心电信号是一种不稳定、非线性和微弱的电信号,振幅约为几毫伏,频率范围在0.05 Hz到100 Hz之间,在信号采集过程中容易受到人体活动和仪器等各种因素的干扰,不利于ECG信号的特征提取,因此有必要对采集到的ECG信号滤除各种噪声。

3.1基线漂移

基线漂移的频率在0.05~2 Hz之间,与低频正弦曲线相似。本文采用中值滤波算法去除基线漂移,方法简单,速度快,准确度高,能有效滤除变化较大的基线漂移。首先对原始心电信号进行重采样,然后对重采样点前后一定长度的数据按照大小排序,取排序后数据的中间值。用同样的方法处理所有重采样点,得到ECG信号中的基线部分,从原始心电信号中减去这个基线部分,就得到去除基线漂移后的心电信号。

文章来源:《心电图杂志(电子版)》 网址: http://www.xdtzzzz.cn/qikandaodu/2020/0801/414.html

上一篇:基于集成学习的束支传导阻滞识别方法
下一篇:多参数心肺功能运动试验系统的研制